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中文,国产精视屏一区二区,韩国三级hd中文字幕不卡偷看,日本 在线 婷婷 视频

  • <sup id="d4exj"></sup>

    <ol id="d4exj"><nobr id="d4exj"><kbd id="d4exj"></kbd></nobr></ol>

      <output id="d4exj"></output>
      <strong id="d4exj"><center id="d4exj"></center></strong>

        9月24日上午,山東廣播電視臺舉行“傳承焦裕祿精神”主題黨日暨《傳家寶里的新中國》傳家寶展示活動和媒體看片會。山東衛(wèi)視《傳家寶里的新中國》這檔節(jié)目揭開神秘面紗。據(jù)了解,《傳家寶里的新中國》的節(jié)目形式是,每期節(jié)目中有一到兩位持寶人,攜帶承載新中國革命和建設歷程故事的傳家寶,講述傳家寶背后的奮斗故事。

        山東廣播電視臺總編輯周盛闊向媒體記者和觀眾介紹了節(jié)目的創(chuàng)意背景。他表示,《傳家寶里的新中國》是一件非常獨特的作品,希望“用這檔節(jié)目致敬輝煌的70年,致敬為新中國的成長、發(fā)展、壯大而作出種種貢獻的人們,這也是山東廣播電視臺作為一個主流媒體所應有的使命與擔當”。

        據(jù)山東廣播電視臺副臺長、山東衛(wèi)視總監(jiān)徐龍河介紹,節(jié)目擁有最高端的顧問團隊,進行了最徹底的融媒體倒推研發(fā)。節(jié)目方案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“文藝節(jié)目精品示范班”上經(jīng)過了業(yè)內(nèi)知名專家的特別指導,并入選“中華文化廣播電視傳播工程”。

        現(xiàn)場,節(jié)目嘉賓王斌講述了自己的傳家寶故事。王斌的傳家寶是他父親王莘1950年創(chuàng)作的《歌唱祖國》手稿,這也是該手稿首次在山東展出的。他回憶,父親的《歌唱祖國》是在火車上看著窗外壯麗場景完成的,先寫在了煙盒上,回家后寫到五線譜上,創(chuàng)作出了這首經(jīng)典。他透露,父親在病重后還在想著為北京奧運會寫歌,又因無法寫歌而熱淚奔涌……

        《傳家寶里的新中國》傳家寶展示活動于9月24日至26日,在山東廣電展覽館連續(xù)展示三天。《歌唱祖國》的原始手稿、焦裕祿親手給樹苗培土用過的柳編筐均參展。

      傳家寶:毛主席開國大典所穿服裝

      時間:1949年10月1日

      傳承人:李卓韋

      傳承人自述:這是1949年10月1日,毛主席參加開國大典穿的服裝。1954年初,毛主席把衣服送給了自己的衛(wèi)士長、我的父親李銀橋。

      傳家寶:《歌唱祖國》創(chuàng)作手稿

      時間:1950年9月

      傳承人:王斌

      傳承人自述:1950年,父親王莘去北京購買樂器。途經(jīng)天安門廣場,迎風飄揚的五星紅旗讓他產(chǎn)生了創(chuàng)作靈感。這份手稿就是《歌唱祖國》最初的模樣。

      傳家寶:抗美援朝英雄的結婚證

      時間:1953年7月

      傳承人:王小華

      傳承人自述:這是父母親當年的結婚證,兩人結婚已六十六年。我的父親王海是抗美援朝一級戰(zhàn)斗英雄。

      傳家寶:我的全家福

      時間:20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

      傳承人:侯榮、侯燕

      傳承人自述:這張全家福是我家三代人唯一的合影。馬蘭基地是中國核武器誕生地。我們一家人跟所有馬蘭人一樣見證了新中國國防事業(yè)的發(fā)展。

      傳家寶:焦裕祿同志用過的柳編筐

      時間:1963年

      傳承人:魏善民

      傳承人自述:這是焦裕祿同志與我一同在蘭考縣勞動時用過的筐。1963年,焦裕祿在朱莊村南親手栽種了一棵泡桐樹苗。蘭考人民親切地稱之為“焦桐”。

      傳家寶:燕舞牌錄音機

      時間:1980年11月

      傳承人:徐萍

      傳承人自述:這臺燕舞牌錄音機見證了新中國第一支服裝表演隊的誕生和發(fā)展,并伴隨我們走過了多年難忘的排練時光。

      傳家寶:我的97式軍服

      時間:1997年7月1日

      傳承人:譚善愛

      傳承人自述:1997年香港回歸防務交接儀式時,我是中方指揮官。當時我所穿的是97式軍服。它不僅是軍人外在威儀的表現(xiàn),也是國威的象征。

      傳家寶:父親的銼刀

      時間:20世紀70年代

      傳承人:寧允展

      傳承人自述:我是中國第一位從事高鐵列車轉向架“定位臂”研磨的工人,這把銼刀是父親留下的。這不僅是個老物件,還是家風與家教的傳承。它見證了新中國的鐵路發(fā)展。

      來源:齊魯網(wǎng)

      發(fā)稿時間:2019-9-24 12:52